“90后闪辞族”的背后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在“闪辞族”的背后,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频繁“辞职”?面对这样的“闪辞族”,用人单位是怎样的态度?又该如何看待职场上的这个新现象?90 后,一直是一群矛盾的综合体。有
在“闪辞族”的背后,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频繁“辞职”?面对这样的“闪辞族”,用人单位是怎样的态度?又该如何看待职场上的这个新现象?
90 后,一直是一群矛盾的综合体。有人认为他们是一群说着火星文、不靠谱的“非主流”,提起来就头疼。也有人看好他们个性张扬、积极创新的活力一面。他们正在慢慢走进职场,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。
如果说“60后”毕业分配在哪里几乎就扎根在哪里,“70后”、“80后”开始接触跳槽这个词,90后则把辞职当成话题谈资。“90后”们面对的就业环境比当年的“70后”、“80后”更为复杂,他们或正在实习,或刚刚工作,但频繁“辞职”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状态,换过十几份工作的大有人在。他们辞职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,有时令人瞠目结舌,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“新生代”们在职场中被称为“闪辞族”。
在这群“闪辞族”的背后,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频繁“辞职”?面对这样的“闪辞族”,用人单位又是怎样的态度?又该如何看待职场上的这个新现象?
职业理想与职场现实
去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四川小伙田坤,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成都某软件公司职员,然而工作不到大半年,他就决定辞职,成为了一名“闪辞族”。
说到原因,田坤表示,“工资不高、职业前景受限”其实并不是自己“闪辞”的主要原因,毕竟刚毕业,自己还不指望能够成为高级白领、领取高薪,但首份工作平台不理想,让自己想去改变。
“毕竟我刚毕业,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。”田坤表示,虽然自己也不知道将来要从事什么具体工作,但希望能有一个大一点的平台。
春节过后,田坤马上就来到了北京,直到现在,他仍在各个招聘会赶场,只为寻找心中理想的工作。
像田坤这样的并不在少数,根据最近一份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,有38%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就选择离职。其中“211”院校毕业生离职率22%,非“211”本科院校达33%,高职高专院校45%。
而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,大学毕业生毕业一年以内,有40%的人会选择跳槽,毕业两年内会增加到50%,毕业三年内到达60%,也就是说,有60%的毕业生三年内至少跳槽一次。
已经跳槽好几次的小王同学说:“一旦发现对工作有了厌烦情绪就会辞职,然后再去找一份新的工作。”他觉得趁着年轻就应该多去尝试尝试,多接触点行业,这样才能不后悔,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哪行,也为以后找到一个好工作打下基础。
而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的原因,调查发现,对薪酬福利水平不满意、缺少发展机会、不适应或难以融入工作环境都是造成应届生离职的主要原因。
追求自己的感受,如果不喜欢没必要“熬着”,这成为“闪辞族”频繁辞职的最频繁的理由,在他们看来,这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用人单位负责。可问题是:到哪儿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呢?
“有苦说不出”
“90后”进职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批和“80后”员工有点不一样的“90后”。
“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。”在连续遭遇了几个不靠谱的“90后”辞职之后,一家物流企业HR杨经理告诉记者,他觉得仅仅工作一个月就离职,根本对这家企业没有很好的了解。何况,谁又不是从打打电话、做简单工作干起的?刚进公司,谁又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?证明自己的能力需要循序渐进。这一点,“70后”、“80后”对从“板凳队员”做起似乎就没有那么大反应。“90后”太在乎自我感受,当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预想的情况有出入就不能接受。企业招人也是需要成本的,频繁辞职对企业是很大的损失。
另外几家企业的负责人也认同杨经理的说法。“新人闪辞很容易打乱我们的招聘计划,有时候我们是不得不一边给新人培训,一边派人招聘面试,这很容易超过我们的招聘预算。”一家民营企业老板张先生介绍说,有时候他们不得不增加招聘名额,以防止新员工闪辞。“去年我们单位总共发出了20份新人录用通知,结果新人入职那天就来了15人,直接打乱了我们的用人计划,不得不临时发出招聘通知,重新招了5名新员工。”张先生告诉记者。
“新人离职率这么高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员的置换成本,企业招聘进入了招人、走人,再招人、再走人的‘怪圈’。”张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他们公司新员工试用期工资是1500元,加上保险等各种费用,每个月花在新员工身上的钱就有2000元。按照试用期3个月计算的话,试用期下来一名员工的成本就是6000元。如果是5名新员工刚过试用期就辞职,新员工因为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,企业花费的3万元人力成本就打了水漂。
从事了多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张女士说,闪辞对她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。“我们也会经常遇到新人闪辞的事情,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,只能是在招聘时做好预防措施。”张女士介绍说,面试的时候,他们就会详细询问面试大学生的基本情况,包括兴趣爱好、家庭、有没有男女朋友、未来工作的打算等等。进入单位后,单位还会结合新入职大学生的情况,做好引导工作,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。
理性看待促成长
闪辞不仅不利于90后的职业发展,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,那么怎样才能减少90后“闪辞族”的出现?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恩曾提出的“心理契约”理论,就可以应用到解决“闪辞族”问题中来。
“通俗来讲,‘心理契约’主要是针对个人来说的,就是通过企业的一些制度文化给个人观念、思想上造成的一种约束,从而使个人与企业在主观上达成一种默契。”中国海洋大学常年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吴连海老师介绍说,“用人单位应该注重以‘心理契约’为基础的90后员工管理体系研究,应该以单位目标和个人目标为前提,以实现双方利益为基础,通过单位与90后员工的双向沟通交流,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,营造单位与员工之间公平信任和相互理解的企业文化,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,形成‘心理契约’”。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袁爱军副主任也表示,“心理契约”实际上就是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、归属感和安全感,可以让员工能够从主观上愿意服务于自己所在的单位。
其实,对于闪辞也不必过于悲观。它是90后与社会和职场磨合期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,90后在闪辞中经历成长,逐渐看清梦想与现实的距离,逐渐看到自身能力与职业需求的差距,逐步度过青春的焦躁和迷惘,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,逐渐磨掉满身的“倒刺”和“尖牙”,这也是成长的过程,沉淀的过程。
但“闪辞族”们也应该多一些理性,在决定跳槽之前,从各方面多考虑,切忌意气用事,只有用理性换来的辞职,才不会让自己后悔,才能换来自己理想中的那份工作。
文章来源:《人力资源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rlzyglzzs.cn/qikandaodu/2020/0927/419.html
上一篇: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
下一篇:在路上